湖南省2020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
来源:长沙市启梦康复托养中心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8-01-02 点击:次
12月15日上午,《湖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行动计划》基本参照《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的体系框架,立足湖南实际,主要针对遗传、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危险因素,提出了2017-2020年推进残疾预防工作的四大重要领域,明确了15个方面的有效措施。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湖南省有各类残疾人408万,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6.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总数居全国第七位。近年来,由于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残疾人数量还在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以来,湖南全每年新增持证残疾人已超过20万。截至2017年11月底,持证残疾人近167万。从湖南实际看,残疾发生率、现患率高。
加强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产前检查 预防先天性残疾
据悉,2016年,湖南省已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增补叶酸3个项目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2017年,又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项目纳入了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进,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14年是221.87/万,2015年是218.39/万,2016年是182.03/万,2017年是179.96/万。
《行动计划》提出,湖南省将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从婚前孕前健康检查、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三个方面,预防先天性残疾。到2020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和产前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需达8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在疾病预防方面,湖南省将从传染病、主要致残性地方性疾病与慢性病、精神疾病三个方面予以推进。《行动计划》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和救助工作;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加强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重大地方病的防治;倡导居民定期体检,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依托12320热线或心理援助网络平台为遭遇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在减少伤害致残方面,《行动计划》要求从预防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饮用水和空气污染、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生等方面,多措并举降低伤害致残。
力争2018年实现对0-6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
目前,湖南省针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采取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康复专项政策+政府购买服务”三位一体保障模式。通过实施贫困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启聪扶贫”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天使助行计划”、低视力服务、“万人复明计划”、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等重点康复项目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解决了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最迫切的康复需求。
接下来,湖南省将建立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治疗、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建立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解决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辅助器具需求。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城乡基本医保、城乡大病保险与大病救助、农村大病保障等制度衔接,逐步形成多重叠加的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保障与救助机制,以减少因病致残、因残致贫的发生。
力争2018年实现对0-6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到2020年有康复需求的7-17岁残疾少年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与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到80%以上,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让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等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新(改、扩)建道路及公路服务区、建筑物和居住区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有条件的地方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省、市州电视台开设手语栏目。到2020年底,省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各市州政府门户网站的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达到基本水平。让广大残疾人学习、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舒心。
上一篇:长沙千人义卖活动为脑瘫儿童圆梦 下一篇:脑瘫儿童托养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